肝受损患者的剂量调整(成年人)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 级和 B 级)成年患者应减少伏立康唑的维持剂量。没有 PK 数据可支持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患者的剂量调整建议。
治疗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免疫抑制的恢复情况以及临床反应而定。
临床计划中包括基线肝功能测试(ALT、AST)高达正常上限(ULN)5 倍的成年患者。对于有这种程度的肝功能异常的成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建议继续监测肝功能测试是否进一步升高。
建议使用推荐的伏立康唑负荷剂量方案,但在有轻度至中度肝硬化(Child-Pugh A级和B级)成年患者中维持剂量减半。
尚未在成年严重肝硬化(Child-Pugh C 级)患者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研究伏立康唑。伏立康唑与肝功能测试升高以及黄疸等肝损伤的临床症状有关。如果获益大于潜在风险,伏立康唑只能用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须仔细监测药物毒性。

肾受损患者的剂量调整(成人患者)
口服伏立康唑片的药代动力学不受肾功能损害的显着影响。因此,轻度至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口服给药无需调整。
在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 mL/min)的患者中,接受伏立康唑静脉输注时,会发生静脉溶媒(SBECD)的蓄积。这些患者应口服伏立康唑,除非对患者的获益/风险评估证明静脉注射伏立康唑是合理的。应密切监测这些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如果发生增加,应考虑改为口服伏立康唑治疗。
伏立康唑和静脉注射载体 SBECD 是可透析的。4小时血液透析疗程不能去除足够量的伏立康唑以保证剂量调整。
儿科患者
尚未确定肝受损和肾受损儿科患者中伏立康唑的剂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