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作为一款被批准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肝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的多癌种口服药,在疗效得到认可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中就包括腹泻、瘘管、胃肠穿孔和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在美国开展了几项临床试验,对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可能引起的腹泻、瘘管、胃肠穿孔以及QT间期延长作出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估。
1、腹泻
一项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和肝癌的临床试验,共纳入737名患者。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有49%的患者报告了腹泻,有6%的患者出现了3级腹泻。另外一项临床试验,纳入205名肾癌患者,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和依维莫司联合治疗,其中有81%的患者出现了腹泻,有19%的患者出现了3级腹泻。腹泻是患者降低剂量和中断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的常见原因。当患者出现严重腹泻时,要积极治疗,并根据严重程度减量或永久中断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
2、瘘管形成和胃肠穿孔
一项临床研究,共纳入799名分化型甲状腺癌、肝癌、肾癌患者。这些患者单药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或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联合依维莫司治疗。结果显示有2%的患者发生了瘘管或胃肠道穿孔。
一旦患者发生3至4级瘘管,或者胃肠道穿孔,要立即停用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
3、QT间期延长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2%的人发生了QT/QTc 间期延长,QT 间期延长>500 ms。在另一项针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联合依维莫司治疗,结果显示有11%的患者报告了QTc 间期增加。针对肝癌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8%的患者出现了QTc 间期增加。
基于以上试验结果,患者在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心电图。如果患者有先天性长 QT 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或正在服用延长 QT 间期药物(包括I类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要在治疗前与主治医师沟通,根据严重情况减量或停止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
总结:在患者接受乐伐替尼/仑伐替尼(乐卫玛)治疗之后,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并根据出现的副作用及时处理,调整剂量或者永久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