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替米星药品说明书
奈替米星药品说明书

奈替米星药品说明书

更新时间:
2024-11-12
全部名称:

奈替米星

适 应 症:

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奈瑟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感染,也适用败血症。

药品价格:

请咨询13029446881(微信同号,7×24小时在线)
  • 药品简介

奈替米星,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似,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椽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疏松状物。

【制剂、规格】

注射剂:50mg/支,100mg/支,150mg/支。

【用途】

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西梭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梭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相似,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细菌更为有效,抑制绿脓杆菌、普罗威斯登菌则稍差。其最大的优点是对听觉神经及肾脏的毒性比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小,对耐庆大霉素的肠道细菌及绿脓杆菌有高效。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创面感染、骨关节感染、产后感染、胃肠道及胆道感染、败血症等。

【适应症】

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奈瑟球菌等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感染,也适用败血症。本品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椽酸杆菌、沙雷菌属、流感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和软组织、骨和关节、腹腔、创伤等部位的严重感染。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用于病原未查明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

【用法用量】

肌注,成人一日3-4mg/kg;重症一日4-6.5mg/kg,分2-3次给药。新生儿一日4-6.5mg/kg,婴儿和儿童一日5-8mg/kg,分2-3次给药。也可一日4.5-6mg/kg,一次肌注。耳毒性较轻,其他参见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本品可供肌注或静滴,两者剂量相同。成人剂量为每日4~6mg/kg,分2~3次。严重全身性感染每日7.5mg/kg,1次或8~12h给药1次。儿童用量:出生6周以上至12周者每日4~6mg/kg,分2~3次或每8~12h1次。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用量适当减少;出生6周以内者,每日4.0~5.0mg/kg,分2次给药。本品疗程一般为7~14日。疗程中最好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尤其肾功能减退者),使血药峰浓度保持在6~10mg/L,谷浓度低于2.0mg/L为宜。

【用前须知】

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切勿自行随意使用。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可了解其禁用人群、药物相互作用等有关信息以争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禁用人群】

对亲替米星或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过敏或者严重反应者禁用。

【特殊人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进入胎盘和乳汁,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应用此类药物应被告之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的损伤,为安全起见,直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在使用本品时,应分析利弊。不推荐新生儿、早产儿使用本品,如需使用,应减少用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老年用药:应用本品时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用药。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根据肾损害程度减量用药。

【不良反应】

可有轻度听力损害及肾损害,能引起过敏反应:皮疹、药热、面部潮红或苍白、气喘、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少数病人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肤发麻、白细胞减少。可引起罗姆伯格氏症(闭目难立、暗处和洗脸时站不稳)中毒症状。大剂量使用可有尿闭、急性肾衰及神经系统症状。吸入可有过敏反应、哮喘。滴眼可有水肿、中毒性结膜炎、过敏反应。本品可引起肾功能和听力损害,用药后患者可出现管型尿,以及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等,但症状大都轻微而可逆。本品偶可引起头痛、视力模糊、瘙痒、恶心、呕吐、皮疹、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联合药物使用】

败血症治疗中需要联合具协同作用的药物;腹腔感染治疗时,宜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气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强利尿药和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药物同用。

本品与B-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混合可导致相互失活,需合用时必须分瓶滴注,伴随头孢菌素疗法可能会假性提高肌酐测定值。

本品亦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药理作用】

抗菌谱与庆大素近似,本品的特点是对氨基糖甙乙酰转移酶AAC(3)稳定。对产生该酶而使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等耐药的菌株,本品可敏感。肌注后迅速吸收,血药峰浓度在30-60分内出现。按2mg/kg注药,血药峰浓度可达7μg/ml。按规定剂量给药,8小时后血药浓度小于3μg/ml。本品的半衰期为2-2.5小时,不随用药途径变化,但剂量加大时则半衰期可延长(按3mg/kg给药,t1/2为3小时)。80%的药物在24小时内自尿中排泄,尿药浓度可超过100μg/ml。

本品在体内不代谢。每12小时给药1-4mg/kg,可于用药第2次达到稳态。本品广泛分布于各主要脏器和各体液中,但在脑脊液和胆汁中浓度低。由于本品可进入腹水或水肿液中,因此,此类患者的血药浓度常低于其他患者。发热者的血药浓度也常低于不发热者,但退热后血药浓度可略升高。本品抗菌作用与庆大霉素基本相似,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椽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绿脓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

脑膜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对之亦多数敏感。本品对普罗菲登菌属、沙雷菌属的作用不如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不如妥布霉素,但对葡萄球菌属和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则优于其他氨基糖甙类;本品对部分甲氧西林耐药菌有抗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的作用较差,对肠球菌属和厌氧菌无作用。本品对某些氨基糖甙类钝化酶稳定,因此对部分庆大霉素耐药菌仍有效。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