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是一种对氟康唑具有抗药性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其中包括克鲁斯念珠菌)的侵袭性曲霉病,以及由足部放线菌属和镰刀菌属所致的严重真菌感染。主要用于有致命危险的进行性免疫损伤病人。
伏立康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唑类广谱抗菌药物,其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干扰菌体的合成,从而引起麦角酮的不足,抑制真菌的生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视力减退,可能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和剂量相关。其它副作用包括发热,恶心,腹泻,呕吐,头痛,皮疹,周围性水肿,腹痛等。
用法用量:
先给予负荷剂量(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40 kg :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400 mg (适用于第1个24小时) ; 患者体重
注意事项
1、警告视觉障碍:疗程超过28天时伏立康唑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如果连续治疗超过28天,需监测视觉功能,包括视敏度、视力范围以及色觉。
2、肝毒性:在临床试验中,伏立康唑治疗组中严重的肝脏不良反应并不常见(包括肝炎,胆汁淤积和致死性的暴发性肝衰竭)。
3、有报道肝毒性反应主要发生在伴有严重基础疾病(主要为恶性血液病)的患者中。肝脏反应,包括肝炎和黄疸,可以发生在无其它确定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通常停药后肝功能异常即能好转。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常用的是胶囊剂型,主要是针对全身的抗菌治疗,比如侵袭性曲霉病,对氟康唑类药物有抗药性的念珠菌,脚部放线菌属和镰刀菌属的严重感染,如果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可以服用一些抗真菌药物。
伏立康唑片具有抗菌的作用,还具有抗感染的效果,可用于治疗肾病引起的精神乏力、尿急尿频等症状。还可以治疗肝损伤、肝硬化等疾病,在服药一个疗程后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如果症状好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节,不要长期使用药物。